最近,多个地方宣布商品房将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进行销售,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人对公摊面积的关注主要源于其不透明的计算方式,往往导致购房者支付得房率较低的房款,甚至在入住后发现实际使用面积小于预期。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构成。新政策实施后,房屋买卖时将以套内建筑面积为准,旨在让购房者更清楚了解房屋实际面积。
然而,公摊面积的测算透明度和合理性仍需关注。虽然套内面积计价模式被认为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保护购房者权益,仍需要提高公摊系数测定技术和明确测定规定。此外,尽管房屋计价方式有所变化,但物业费和取暖费等费用大多依然基于建筑面积计算。这意味着,购房成本未必会因新计价方式而降低。
新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市场对公摊面积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政府试图通过政策调整来改善购房者体验的努力。然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对购房者来说,最关心的无非是购房成本和居住体验。套内建筑面积销售方式的引入,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购房透明度,让购房者更清楚地了解房屋实际使用面积,从而有助于判断房屋性价比。然而,整体购房成本不会因为计价方式的改变而大幅下降,这一点购房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此外,物业费、取暖费等按建筑面积计算的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配套政策进一步跟进改善。整体来看,“取消公摊”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导向的调整,而非一项能立即降低购房成本的措施。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除了关注价格,还应充分考虑房屋设计、公共设施配套等因素,以确保购房后的居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