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和共用墙体等。这些公摊部分是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而设置的。
二、如何计算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而公摊面积则根据公摊系数来计算,公摊系数等于建筑总公摊面积除以总套内建筑面积。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准确确定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三、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是多少?
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摊面积必须控制在哪个区间范围内。但根据经验和实践,不同楼宇公摊比例的合理范围如下:
1.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这类住宅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的砖混结构建筑,公摊部分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一半、楼梯间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等。公摊率在7-12%之间。
2.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20%
这类住宅是指楼层在7-11层的小高层建筑,公摊系数根据楼盘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3.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这类住宅是指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由于高层建筑的规模较大,公摊面积也相对较大。因此,公摊率在14%-24%之间。
4. 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
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三层独栋住宅形式,一般没有公摊面积或者只有少量的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的国家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不同楼宇的公摊比例有一定的参考范围。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应该了解公摊面积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
公摊面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