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处理在房地产交易中常常引发争议。

一、楼房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
1. 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2. 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对公摊面积加以约束,只有建设部的规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门文件做出的原则性规定。
二、楼房公摊面积多少合适?
1. 不同楼房类型和楼层高度的公摊面积合理比例有所差异。一般来说:
- 7楼以下普通住房的得房率基本在85%~90%之间。
- 7至15层带电梯的小高层的得房率在78%~85%之间。
- 15至30层的中高层的得房率在73%~80%之间。
- 别墅类型的公摊极少,得房率普遍达到92%以上。
2. 公摊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建筑面积应纳入公摊范围,哪些建筑面积应排除在公摊之外。根据规定,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等25项。
3. 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幢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同楼房类型的公摊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了解楼房公摊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购房者来说很重要。在购买房屋前,应该学会自己计算公摊面积的部分。公摊面积的合理比例取决于楼房类型和楼层高度,购房者可以根据得房率来判断公摊面积的合理性。
公摊面积楼房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