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地产股整体走势依然延续了最近几年来的疲弱态势。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市值百强房企中,有73家上市房企市值下跌,占比超七成,市值上涨的企业不足三成。
不过,随着政策效应显现,各地楼市止跌企稳,上市房企估值也将逐渐进入修复通道。
4月3日,地产股就传来好消息。
A股房地产板块震荡拉升。卧龙地产涨停,金地集团涨近6%,滨江集团、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信达地产、中交地产、万科A等跟涨。
港股内房股也集体拉升,融创中国涨超5%,中国金茂、远洋集团涨超3%。
在一位房地产投资人士看来,站在二季度起点,房地产板块的估值修复仍需要基本面的持续验证。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行业整体机会有限的背景下,精选优质标的,或是穿越周期波动的理性选择。而对于房企来说,如何在规模、利润与安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决定其在资本市场的新座次。
超七成上市房企市值下跌
最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上市房企的市值持续缩水。
A股和港股中市值不足10亿元的上市房企比比皆是,即使是市值排行头部的企业,相比过往黄金时代,其市值表现也一落千丈。
以市值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企业来说,在房地产行业发展鼎盛期,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多达几十家,而2024年年末,这一数据减少至6家。
今年一季度,由于恒基地产和保利发展市值进一步减少,已不足千亿元,所以目前市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房企仅剩4家,分别为新鸿基地产、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和长实集团。
其中,新鸿基地产和长实集团一季度市值微跌,保持相对稳定,而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则市值涨幅超过10%,市值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市值涨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卧龙地产、中洲控股、中国金茂、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美的置业、绿城中国、嘉里建设、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其中涨幅最高的是卧龙地产,市值季度环比涨幅高达73.99%。
从市值涨幅居前的房企来看,央企、国企背景的企业涨势较好。
上涨房企占少数,更多是市值下跌的企业。在这些市值下跌企业中,一季度市值跌幅前十的房企分别为中交地产、融创中国、ST广物、万通发展、金辉控股、富力地产、新华联、海南高速、华远地产和格力地产。其中中交地产一季度市值缩水最严重,环比下跌近40%。这或许与中交地产疲弱的业绩表现相关。此前,中交地产曾发布业绩预警,预告2024年再次陷入亏损。
资本面与资金面双重定价地产股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持续宽松与市场深度调整的双重作用下,上市房企呈现出市值分化格局。
头部央企、国企与优质民企领跑,而债务承压的中小房企则持续面临估值缩水压力。
究其原因,一位地产投资人士表示,当下的地产股涨跌逻辑,在于资本面与资金面双重定价。
政策纾困传导至行业基本面。尤其是2025年以来,房地产融资利好频传,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房企美元债时隔2年破冰,比如2月绿城中国发行2028年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融资利率8.45%,以置换存量美元债。
也有消息称,新城控股亦有意发行美元债,已有多家香港投行找到投资机构为新城发美元债做准备,若能成功,信号意义强烈。同时根据机构数据统计,2025年1月以来,民营房企发债规模显著增加。
房企在销售端也出现结构性回暖。根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核心城市市场延续修复态势,尤其是3月以来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回升,多个核心城市迎来“小阳春”行情,市场延续修复态势。在供给缩量与销售修复推动下,重点城市可售库存普遍下降,出清周期有所缩短。房企层面,3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增长了117.3%,环比增长明显、同比降幅收窄,房企销售情况有所好转。
当前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资产价值重估阶段,尤其是商业地产等存量发展的赛道更受长线资金青睐,一些相关标的比如恒隆集团、太古地产、瑞安房地产等一季度市值均有所上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面和资金面之外,一些突发事件也会影响上市房企股价波动,从而引起市值的变化。比如3月27日绿城中国突发公告更换董事长,这一事件导致其股价单日下跌一度超10%。
一位上市房企的证券部人士表示,影响企业市值的因素很多,突发事件对股价的影响一般是立竿见影的,不过对当下的地产股而言,债务风险、过往模式导致的经营管理问题以、市场变化都可能诱发股价下跌。
地产股有望“全年走稳”
今年以来,在新“国九条”指引下,A股已经有不少长期破净的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市值管理,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其中房地产行业亦有企业先行。
比如此前保利发展就发布了一份多达九项内容的估值提升计划,包括提质增效,开展多元资本市场融资,构建资本运作、资产经营、产业发展的强强联合,稳定分红,适时开展回购增持,优化信息披露,开展投关管理,适时开展中长期激励计划,推进并购重组。
但目前这份估值提升计划的效力还未显现,从一季度数据来看,保利发展一季度市值下跌超5%。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提升估值对于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积极影响有三点:第一,增强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并拓宽融资渠道;第二,较高的估值反映市场对公司的综合实力、运营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第三,提升股东财富,增强股东信心,后续有望为公司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在多元化业务布局和创新模式探索中抢占先机。
此前,中金公司曾发布研报称,地产行业政策持续优化突破,既创新性提出收储工具,亦明确“止跌回稳”发展目标,基本面(市场或企业)处在寻底企稳的过程中。若房价跌势趋缓企稳,板块有望开启趋势性行情,对应地产股在短期和中长期的投资空间均较为丰厚。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地产板块行情或延续波段式交易,即政策在基本面承压时予以支持并提振市场情绪,股价中枢由去年“前低后稳”有望转为“全年走稳”。